西安中医脑病医院
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

时间:2025-08-05
医案一
患者信息:惠某,女,3岁11月,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嵯峨乡洪水村186号。就诊时间:2023年10月15日。
主诉:发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年余。
现病史:患者生后有“结肠闭锁(Ⅲ型)、升结肠穿孔、回肠狭窄”病史。家属于4月龄时发现患儿右手持续握拳状态,右手抓物意识欠佳,右足活动不灵,当时未予重视,患儿5月龄不会翻身,6月龄不会靠坐,复查肠道术后病情时,行头颅B超示:“双侧脑积水”,右下腹彩超示:“横结肠肠壁不均匀增厚”。遂就诊儿保科行相关检查,行《儿心量表》评估提示中重度发育迟缓,诊断为“发育迟滞”,1年前就诊我科,行头颅MRI检查提示发育异常,行“运动、水疗、内科疾病推拿治疗、低频脉冲电治疗”1月余后患儿目前竖颈较前稳,可拱背坐1分钟余,此后4次就诊我院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,治疗后患儿腰背部力量及右下肢肌张力改善,可独站及行走,行走时呈偏瘫步态。现患儿家属为求进一步诊疗,再次就诊我院。
查体:患儿神志清,精神可,追视、追听灵敏,呼名有眼神回应,可听懂简单指令,语言简单可说“爸爸、妈妈、爷爷、不要”等词,会翻身,可四点支撑,坐位下可玩玩具,右手握拳情况较前改善,右侧肢体力量较左侧欠佳,可独站及行走,行走时呈偏瘫步态,不能独自由低位到高位转换,食纳可,二便正常,夜休可。发病以来有特殊容貌,无特殊体味,既往无抽搐发作。
诊断:中医诊断:五迟-行迟、语迟,肝强脾弱证。西医诊断:偏侧痉挛型脑性瘫痪
治法:柔肝健脾,益气养血。
方药:完善入院各项血、尿、粪常规检查及肾功、乙肝五项、丙肝抗体、甲功五项,查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》、《GESELL》评估测试。给予内科疾病推拿治疗、小儿捏脊治疗、普通针刺20穴位、中医定向透药(2部位):右上肢:手三里、外关,右下肢:伏兔、足三里,每天1次,以柔筋通络。康复治疗给予偏瘫肢体综合训练、平衡功能训练、低频脉冲电治疗、电子生物反馈训练每天1次以促进大运动发育,作业疗法、手功能训练每天1次以改善右手抓握功能,言语训练、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以提高认知,促进语言发育。
治疗结果:经治现患儿呼吸道感染症状已痊愈,右侧肢体活动较入院时灵活,可独站及行走,行走时呈偏瘫步态,右手抓物较入院时稍灵活,可辅助左手持物,可发“爸爸、妈妈、妹妹、阿姨”等音,吐字欠清晰,可听懂简单指令,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意愿。
下一步诊疗计划:康复治疗继续以改善右侧肢体运动功能,提高认知及语言表达能力,康复目标调整为:改善行走姿势,可独自低位到高位转换,可平稳独走10-20米,可有意识用1-2字表达意愿,可执行简单一步指令。
医案二
患者信息:杨某,男,15岁,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马家镇杨家村十组13号,就诊时间:2023年10月09日。
主诉:发现反应差、言语简单11年。
现病史:3岁时家属发现患儿反应差、言语简单就诊于西京医院,查颅脑CT示:“颅骨及颅内结构未见异常”;智力测试示:动作能47分,言语能33分,应物能39分,应人能33分,诊断为“智力低下”,给予口服“蒲参益智胶囊”,并给予静滴“单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”、“奥拉西坦注射液”及“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”肌肉注射(具体用量不详),间断治疗1年余,治疗后患儿词汇量较前略增加。患儿自2014年起多次就诊于我院,均诊断为“智力低下”,给予普通针刺、言语训练、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、隔物灸法等综合康复治疗。经治疗患儿反应较前好转,理解能力较前提高,生活自理能力较前进步,现为求进一步治疗再次我院就诊,门诊以“智力低下”收治入院。
查体:智力落后,反应差,语言简单,能讲1-2字短语,发音不清晰,学习能力差,可完成简单指令,能指认常见生活用品,跑跳完成差,运动协调性差。发病以来无抽搐发作,运动及语言功能无倒退,毛发无黄染,全身无异常气味,小便无特殊臭味,食纳可,夜寐安,汗出无异常,大小便正常,舌淡红,苔薄白,脉细弱。
诊断:中医诊断:五迟-语迟,心肾两虚证。西医诊断:智力低下
治法:补肾养心、益精填髓。
方药:入院后根据患儿病情,中医治疗以补肾养心、益精填髓为法,口服聪脑益智胶囊1.2g,3次/日,穴位注射乙酰谷酰胺0.1g,1次/日以营养脑神经,给予隔物灸法、穴位贴敷治疗、手指点穴(10穴位)、小儿捏脊、普通针刺30穴、电针2组、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及子午流注开穴法等综合治疗。康复给予作业疗法、手功能训练、感觉统合治疗等综合康复以改善患儿生活自理能力,提高肢体协调性。患儿曾患上呼吸道感染,经对症治疗已痊愈。患儿患龋病,经对症治疗,症状消失。
治疗结果:患儿经治疗,指令完成度较前好转,生活自理能力改善,表达需求能力提升。
注意事项:加强家庭康复训练,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及日常认知训练为主;调饮食,避风寒,畅情志,慎起居;如有不适,及时就诊。
医案三
患者信息:欧某,男,3岁3月,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中和路1号4栋1单元19层2号。就诊时间:2023年07月03日。
主诉:发现反应差、不会说话2年余。
现病史:患儿出生后1个月家属发现反应差,不能短暂抬头,家属未予重视。1岁半时患儿反应差,无自主语言,不会独坐,不能独站及行走,就诊于西安市儿童医院,诊断“精神运动发育迟滞”,给予行小儿推拿、作业疗法、手功能训练、运动疗法、低频脉冲电等综合康复治疗14天,患儿反应改善出院。4个月前因患儿反应差,无自主语言,不能独站及行走先后2次就诊于我院,给予针灸、推拿、艾灸、运动疗法、言语训练、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,患儿反应改善,可独站及扶走后出院。现患儿反应差,无自主语言,不会爬,可独自行走,行走时呈蹒跚步态,今为进一步诊治再次来我院就诊,门诊以“中医诊断:五迟-语迟(脾肾两亏证);西医诊断:发育迟滞”收入院。
查体:反应差,理解力差,可认人,无自主语言,可无意识发“爸爸、妈妈、哥哥”等音,能进行简单大动作模仿,可听懂部分简单指令,双手抓物差,拇食指不能对捏,仅可大把抓握,可撑手坐,坐位平衡性稍差,不会腹爬,可四点支撑,不会四点爬,扶站时双足轻度外翻。发病以来小便无异味,全身无皮疹,身体无异常气味,运动功能无倒退。食纳可,夜休可,二便调。
诊断:中医诊断:五迟-语迟,脾肾亏虚证。西医诊断:发育迟滞
治法:健脾补肾、生肌壮骨。
方药:查血、尿、粪常规及肝功、肾功、乙肝五项、丙肝抗体检查,查《盖塞尔智力发育测试》、《粗大运动功能评定》等康复评估。以“健脾补肾、生肌壮骨”为原则,给予内科疾病推拿、小儿捏脊、隔物灸法各一日一次。因患儿年幼,家属拒绝针刺治疗,故暂不予普通针刺。以促进脑发育,改善脑功能为原则,给予运动疗法、电子生物反馈、言语训练、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、中频脉冲电治疗(3部位)各一日一次,以改善患儿运动功能,提高认知,促进语言发育。加强营养,调节饮食,重视教育培训。患儿应有专人陪护,以防止摔伤意外。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治疗结果:经治现患儿可平稳行走,行走姿势较入院时改善,可低位到高位转换,反应较前稍改善,无意识发音较入院时增多,可听懂部分简单一步指令。
注意事项:继续进行家庭康复训练以改善患儿肢体协调性,提高认知理解能力;给予调情志,节饮食,慎起居;定期复诊,如有不适,随时来院就诊。
医案四
患者信息:冯某,女,1岁7月,陕西省靖边县宁条梁镇柳桂湾一村东园则村小组070号。就诊时间:2023年02月28日17时54分
主诉:发现反应差、运动落后1年余。
现病史:患者出生时有缺氧史,生后即转入新生儿科,诊断为“1.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;2.新生儿肺炎”,住院15天后病情好转出院。出生后3个月家属发现反应差,不会翻身,家属未予重视。7个月时患儿反应差,不会翻身,就诊于西安市儿童医院,诊断“发育迟缓”,给予行小儿推拿、运动疗法、水疗、蜡疗、低频脉冲电等综合康复治疗7天,患儿症状改善不明显出院。患儿8个月时因反应差,不会翻身,无咿呀发音就诊于西京医院,诊断同前,给予口服“洋参龟灵口服液”、“脑源口服液”、“维生素B1片”等(具体用法及剂量不详)2个月后患儿反应稍改善。患儿10个月时不会翻身于当地医院行康复治疗(具体不详)15天,患儿运动功能改善,可翻身,不能独坐。患儿11个月时因反应差,不能独坐就诊于我院,给予普通针刺、推拿、小儿捏脊、隔物灸法、运动疗法、等速肌力训练、低频脉冲电、作业疗法等综合康复4个月,患儿反应改善,可无意识咿呀发音,可四点爬。现患儿反应差,无自主语言,不能扶站及扶走,今为求诊治再次来我院就诊,门诊以“中医诊断:五迟-立迟、行迟、语迟(心肾两虚证);西医诊断:发育迟滞”收入院。发病以来小便无异味,全身无皮疹,身体无异常气味,运动功能无倒退。食纳可,夜休可,二便调。
查体:反应差,无自主语言,呼名反应差,可进行部分简单大动作模仿,不能听懂指令,双手抓物不灵活,可独坐,可四点爬,可跪坐,不能扶物站立及行走。
诊断:中医诊断:五迟-立迟、行迟、语迟,脾肾亏虚证。西医诊断:发育迟滞
治法:健脾补肾、生肌壮骨。
方药:查血、尿、粪常规,肝功、肾功、乙肝五项、丙肝抗体及《0-6岁儿童发育检查报告》、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》等入院检查。以“健脾补肾、生肌壮骨”为原则,给予丹红益脑膏局部外涂,普通针刺20穴、内科疾病推拿、小儿捏脊各一日一次。针刺选穴如下: 主穴:水沟、百会、风池、哑门、通里、后溪、内关、印堂。配穴:脾俞、肾俞、腰阳关、环跳、委中、承山、昆仑、四神针、颞三针、智三针、运动区、足运感区。操作方法:水沟、风池、哑门、后溪穴主用泻法,脾俞、肾俞、腰阳关用补法,余穴主用平补平泻法,每天1次,每次留针不少于30分钟。以促进脑发育,改善脑功能为原则,给予穴位注射乙酰谷酰胺以营养脑神经,促进脑发育,给予运动疗法、等速肌力训练各一日一次,以改善患儿运动功能。中医调护:加强营养,调节饮食,重视教育培训。患儿应有专人陪护,以防止摔伤意外。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治疗结果:经治现患儿反应改善,呼名偶可与人对视,无意识发音增多,能进行部分简单大动作模仿,可四点爬,能扶站,可独站约3-5秒钟,不能独自行走,可扶物从低位到高位转换。呼吸道感染症状改善,无烦躁、哭闹等,下唇部疱疹消退,口腔溃疡面积减小。
按语:继续口服四季抗病毒合剂5ml,3次/日以清热解毒,利巴韦林喷雾剂局部外用以抗感染;继续进行家庭康复训练以改善患儿认知,提高运动功能,改善肢体协调性;调情志,节饮食,慎起居;定期复诊,如有不适,随时来院就诊。